敘詭筆記|中國歷史上“仙人跳”犯罪最嚴重的時期
對于“仙人跳”這個詞匯,一些對法制新聞關注較少的朋友比較陌生,有的甚至以為跟“放白鴿”是一回事,本期的敘詭筆記,筆者就來幫您分清這二者的區別。
書單|國家公祭日:用閱讀銘記南京大屠殺
12月13日是“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”。很多寫作者都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記錄和書寫,閱讀這些書籍,有助于我們回到歷史現場,重新反思“惡”的發生。
一周文化講座|“江南第一枝筆”唐大郎的交游
唐大郎原名唐云旌,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小報報人。其為人瀟灑,文風獨特,被譽為“江南第一枝筆”,深受讀者歡喜,“看了大郎再睡覺”成為當時的一句流行語。
首部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生活史出版
一個九歲的戰爭孤兒如何擔起家庭生活的擔子?青年時期的他如何成家立業?晚景如何?戰爭傷痛給他和他的家庭怎樣的影響?日前,《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常志強的生活史》出版。
講座|張大春:如何給孩子更好的漢字教養
臺灣作家張大春的代表作《認得幾個字》推出了十周年珍藏版。新版推出之際,他與兩位嘉賓一起舉辦了一次分享會,現場教大家認字,以及認識漢字背后的文化意義。
從傳奇到世情:文學中對上海的新想象
去除浪漫、回歸生活,這正是金宇澄的“世情”與張愛玲的“傳奇”最根本的區別。越來越多的文學作品在書寫上海時,正在努力突破“傳奇”的束縛和套路,這絕不是偶然現象。
裘帕·拉希莉:疾病解說者的旁觀與逃離
作家在成為角色的創造者之前首先是故事的親歷者,或許這就是為什么裘帕·拉希莉能以老練、信手拈來的筆觸記錄下移民生活中的變化,捕捉到特定時刻的那份慌亂和矜持。
敘詭筆記|從日本人筆記看老北京的“人販子林立”
人口拐賣是一種“古已有之”的惡性犯罪,本期“敘詭筆記”,筆者將從日本學者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在北京生活期間寫下的筆記,來幫您了解民國時期的人口拐賣問題。
孩子如果發現自己的喜好跟父母親一致,就會感到高興
《當孩子遇見書》是日本繪本作家中川李枝子關于育兒、繪本、讀書的隨筆集,她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包括《不不園》、《古利和古拉》系列。
一周文化講座|從沉默到發聲,中國女性如何講述自己的命運
女性應該如何打破沉默,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?如果你想要開口,卻不知如何言說,在這里或許給你答案。兩位非虛構一線創作者,講講中國女性自己寫就的命運故事。
敘詭筆記|中國歷史上“仙人跳”犯罪最嚴重的時期
對于“仙人跳”這個詞匯,一些對法制新聞關注較少的朋友比較陌生,有的甚至以為跟“放白鴿”是一回事,本期的敘詭筆記,筆者就來幫您分清這二者的區別。
書單|國家公祭日:用閱讀銘記南京大屠殺
12月13日是“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”。很多寫作者都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記錄和書寫,閱讀這些書籍,有助于我們回到歷史現場,重新反思“惡”的發生。
一周文化講座|“江南第一枝筆”唐大郎的交游
唐大郎原名唐云旌,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小報報人。其為人瀟灑,文風獨特,被譽為“江南第一枝筆”,深受讀者歡喜,“看了大郎再睡覺”成為當時的一句流行語。
首部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生活史出版
一個九歲的戰爭孤兒如何擔起家庭生活的擔子?青年時期的他如何成家立業?晚景如何?戰爭傷痛給他和他的家庭怎樣的影響?日前,《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常志強的生活史》出版。
講座|張大春:如何給孩子更好的漢字教養
臺灣作家張大春的代表作《認得幾個字》推出了十周年珍藏版。新版推出之際,他與兩位嘉賓一起舉辦了一次分享會,現場教大家認字,以及認識漢字背后的文化意義。
從傳奇到世情:文學中對上海的新想象
去除浪漫、回歸生活,這正是金宇澄的“世情”與張愛玲的“傳奇”最根本的區別。越來越多的文學作品在書寫上海時,正在努力突破“傳奇”的束縛和套路,這絕不是偶然現象。
裘帕·拉希莉:疾病解說者的旁觀與逃離
作家在成為角色的創造者之前首先是故事的親歷者,或許這就是為什么裘帕·拉希莉能以老練、信手拈來的筆觸記錄下移民生活中的變化,捕捉到特定時刻的那份慌亂和矜持。
敘詭筆記|從日本人筆記看老北京的“人販子林立”
人口拐賣是一種“古已有之”的惡性犯罪,本期“敘詭筆記”,筆者將從日本學者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在北京生活期間寫下的筆記,來幫您了解民國時期的人口拐賣問題。
孩子如果發現自己的喜好跟父母親一致,就會感到高興
《當孩子遇見書》是日本繪本作家中川李枝子關于育兒、繪本、讀書的隨筆集,她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包括《不不園》、《古利和古拉》系列。
一周文化講座|從沉默到發聲,中國女性如何講述自己的命運
女性應該如何打破沉默,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?如果你想要開口,卻不知如何言說,在這里或許給你答案。兩位非虛構一線創作者,講講中國女性自己寫就的命運故事。